唐朝铜镜,唐代铜镜出现了两个新器型

收藏百科 heimagongsi 20℃

金背瑞兽葡萄镜,唐代,西安博物院藏。直径19.7厘米,重0.3千克,2002年西安市灞桥区出土,墓主为唐太州司马阎识微夫妻,铜镜出土时表面包裹着厚厚的一层钙质结核,后经文物

金背瑞兽葡萄镜,唐代,西安博物院藏。直径19.7厘米,重0.3千克,2002年西安市灞桥区出土,墓主为唐太州司马阎识微夫妻,铜镜出土时表面包裹着厚厚的一层钙质结核,后经文物工作者妙手修复,才使铜镜华丽的真身得以再现,青铜器发展到汉代时,其作为礼器的功能就已经几乎完全丧失。青铜实用器取而代之,大量出现,其中数量最多的就是铜镜。

唐朝铜镜

铜镜最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出现,而博主在博物馆看到最早的青铜镜,是陕西历史博物馆展出的一枚西周时期的铜镜,甚至都没有那么圆,镜背面为素面,无纹饰。汉代是我们青铜镜的一个高峰时期,出土有大量精美的铜镜,会有很多带有吉祥语的铭文,以及奇珍异兽、神仙世界、现实中的狩猎歌舞等各种纹饰。唐代则是铜镜的另一个高峰期。唐代之前的铜镜几乎都是圆形,到唐代时开始出现多种其他造型,如多棱铜镜、方镜等等,纹饰工艺也多种多样,除了传统的铸造花纹,还有螺钿、贴金、金银平脱等等。

唐朝铜镜1、唐代铜镜怎样鉴定

铜镜不同于我们现在清晰的镜子,在科技还未如此发达的唐代,他们都是用铜镜来进行每日的梳洗打扮的。当然了,铜镜自然是没有我们现代的镜子清晰了,但是也还可以将就着用。每日清晨,美人们对着铜镜梳妆打扮,描眉画眼,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现在,铜镜已经是古董了,失眠上也有许多假铜镜,让人真假难辨。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唐代铜镜鉴定方法介绍,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唐朝铜镜

总的来说,唐代铜镜的形制常见有圆形、方形外,还出现有各种花式镜,如葵花镜、菱花镜等,后又出现有四方委角形镜,这些铜镜不仅注重图案装饰美,而且还重视外在形式美,使主题纹饰内容和外在形式结合在一起,从而达到高度的艺术美及和谐美,这也是唐代铜镜又一典型风格。【铜镜鉴定】唐代铜镜鉴定:唐代铜镜的纹饰图案非常生动活泼。唐代铜镜的主题纹饰和表现技法与其他各朝代有着显著不同,它别具一格,异彩纷呈。

唐朝铜镜2、唐朝魏征的铜镜之说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唐太宗李世民说的[原文]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征亡后,朕遣人至宅,就其书函得表一纸,始立表草,字皆难识,唯前有数行,稍可分辩,云:“天下之事,有善有恶.任善人则国安,

情有爱憎,憎者唯见其恶,爱者唯见其善.爱憎之间,所宜详慎.若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去邪勿疑,任贤勿贰,可以兴矣.”其遗表如此.然在朕思之,恐不免斯事,公卿侍臣可书之于笏,知而必谏也.选自《旧唐书·魏征传》[今译]用铜作镜子,可以端正衣冠;用往昔的朝代作镜子,可以知道国家兴旺的道理;用人作镜子,可以明白自己的得失.我常保持这三面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