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郑板桥绘画的形式表现特色郑板桥绘画在形式上的表现特色可以从四个方面来探讨,即书画、题跋、布局、技法的表现。(一)融合共通的书画,郑板桥最著名的画是《竹石兰蕙图》
三、郑板桥绘画的形式表现特色郑板桥绘画在形式上的表现特色可以从四个方面来探讨,即书画、题跋、布局、技法的表现。(一)融合共通的书画,郑板桥最著名的画是《竹石兰蕙图》,郑板桥(1693年-1766年),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诗书特点:郑板桥书法,用隶体掺人行楷,自称“六分半书”,人称“板桥体”。
郑板桥真迹与赝品,必须通过自己对名家各方面的熟悉和了解画风手法,习惯风格,才能自鉴。否则弃购纳藏,远离不熟,盲目投资收藏,切记!郑板桥真迹与赝品。郑板桥是清代著名的画家、书法家和诗人,是“扬州八怪”之一,他的画、书、诗号称三绝,时常被称颂。郑板桥出生于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清代著名的文学家和书画家、号称“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其读书方法独树一帜,有着鲜明的特色。
画:郑板桥善画竹、兰、石、松、菊等,而以体貌疏朗、风格劲健的兰竹最为著称。他主张不泥古法,师法自然,极工而后能写意”,他提出了眼中之竹”。关于郑板桥的书法,最有名的当然是其“六分半书”,篆隶楷草相杂,惊世骇俗,不过,作为参加过科举考试的文人,其楷书也是具有较深功力的。郑板桥的诗、书、画艺术被誉为“三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