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别龙泉青瓷冰裂纹?窑口烧成如何?

古玩城 heimagongsi 14℃

龙泉青瓷"雪拉同"的前世今生。丽言鉴语,龙泉青瓷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的第一个陶瓷类项目,哥窑创烧的薄黑胎厚积釉开片瓷,如冰裂纹、蟹爪纹、百级碎等等,是

龙泉青瓷"雪拉同"的前世今生。丽言鉴语,龙泉青瓷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的第一个陶瓷类项目,哥窑创烧的薄黑胎厚积釉开片瓷,如冰裂纹、蟹爪纹、百级碎等等,是龙泉青瓷的典型代表,弟窑创烧的粉青和梅子青,将人工和玉质的模仿发挥到了极致。传说哥窑、弟窑的窑主是兄弟两人,章生一和章生二,生一生二也被后世龙泉人尊奉为"瓷神"。

好的釉色配方需要经过数百次的试验才能成功。"施釉"就是上釉,这道工序最为讲究。上釉后需要进行素烧,反复进行四五次,最多的时候"施釉"需要10层以上,才能进行正烧。我收藏了几款龙泉青瓷,与大家分享一下。这款三叶草香插,具有清脆欲滴、温润如玉的感觉。同样的青瓷,在2020年5月随长征五号登上了太空,作者是"大国工匠"李震老师,他在瓷器圈是很有名的"断货王",经常一年出不了几件作品。

1、如何辨别龙泉青瓷冰裂纹?

“冰裂纹”,也就是开片,又叫断纹瓷,是古代龙泉青瓷中的一个品种,因其纹片如冰破裂,裂片层叠,有立体感而称之。在哥窑的各种釉裂纹片中,“冰裂纹”排名首位,素有“哥窑品格,纹取冰裂为上”的美誉。因其在烧制过程中的独特开裂,展示出无限的自然美。可惜的是,烧制“冰裂纹”的工艺在宋代后失传了。现代的青瓷开片是直裂的,釉色全透的,而宋代的青瓷就明显不同,开片是斜开的,层层叠叠,很有立体感,底层的色深,浅层的色淡,釉是半透的。

青瓷在烧制过程中,坯釉会发生较大收缩,我们的先人巧妙地利用坯釉收缩系数不同的特性,发明了裂纹釉。宋朝五大名窑之一的哥窑就是以烧制纹片釉著称,哥窑产品根据大片和小片的不同,号以冰裂纹、蟹爪纹、牛毛纹、流水纹、百圾碎和鱼子纹,冰裂纹尤为难制,视为瓷中珍品。冰裂纹的开片成水平层压状,晶莹剔透的翡翠釉片如玻璃板挤压下的冰花,层层叠叠覆盖在坯体,釉面没有纹片开裂线,丰润饱满,平滑如镜。

2、浙江龙泉青瓷的种类

龙泉青瓷产品有两种:一种是白胎和朱砂胎青瓷,著称“弟窑”或“龙泉窑”。另一种是釉面开片的黑胎青瓷,称“哥窑”。“弟窑”青瓷釉层丰润,釉色青碧,光泽柔和,晶莹滋润,胜似翡翠。有梅子青、粉青、月白、豆青、淡兰、灰黄等不同釉色。“哥窑”青瓷以瑰丽、古仆的纹片为装饰手段,如冰裂纹、蟹爪纹、牛毛纹、流水纹、鱼子纹、膳血纹、百圾碎等加之其釉层饱满、莹洁,素有“紫口铁足”之称,与釉面纹片相映,更显古仆、典雅,湛称瓷中珍品。

3、龙泉青瓷的特色瓷窑

龙泉青瓷传统上分“哥窑”与“弟窑”。哥、弟窑之说来自明人记载:“宋处州龙泉县人章氏兄弟均善治瓷器。章生二所陶名章龙泉,又名弟窑。章生一之哥窑其兄也。”是否真有兄弟二人,已无可考。但这使龙泉窑形成两种不同的烧制方法。在南宋中晚期出现了一类黑胎开片瓷器,即所谓哥窑瓷,与著名的官、汝、定、钧并称为宋代五大名窑,特点是胎薄如纸,釉厚如玉,釉面布满纹片,紫口铁足,胎色灰黑。

另一类胎白釉青,釉色以粉青、梅子青为最,豆青次之,即所指的弟窑,被誉为民窑之巨擘。青翠的釉色,配以橙红底足或露胎图形,产生赏心悦目的视觉效果,南宋中晚期起,尤其是在元代,运用露胎的作品大量出现,人物塑像的脸、手、足等,盘类器物内底的云、龙、花卉等,装饰独具神韵。龙泉青瓷产品有两种:一种是白胎和朱砂胎青瓷,著称“弟窑”或“龙泉窑”,另一种是釉面开片的黑胎青瓷,称“哥窑”。